↑殉道者司提反被石頭打死前,大聲吶喊:「你們的祖宗怎樣,你們也怎樣。」

文圖提供 潘榮隆 原文收錄於第543期宇宙光雜誌

「你們的祖宗怎樣,你們也怎樣。」殉道者司提反大聲吶喊。(使徒行傳七章51節)

祖先的行為會不會遺傳?這個大哉問說的其實是,祖宗的咒詛究竟存不存在?到底有沒有原罪?

善惡都會遺傳?

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有類似教義:「祖宗積陰德,福蔭子孫;或祖宗造孽,殃及後代。」聖經也說:「恨我(上帝)的,我必追討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、四代;愛我、守我誡命的,我必向他們發慈愛,直到千代。」(申命記五章9~10節)命運會遺傳嗎?會影響到三、四代嗎?這個答案如果從遺傳學著手──從上帝創造的世界來認識祂,未嘗不是好方法(Approach)。

「古典遺傳學」解開了「龍生龍、鳳生鳳,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」古諺之謎。生物的性狀、內外在特質,代代之間有種原型(Prototype),差異不大,自古人們已知之,只是不明原理。偉大的遺傳學家孟德爾(Gregor Mendel,1822~1884)卻不以古諺描述為滿足,他是第一個把數學(統計學)帶入生物學跨界研究,終於找出遺傳學原則、數學模式或物理意義,為生物學開拓寬廣、影響深遠的新世代,成為一代宗師。

遺傳學之父──孟德爾神父

孟德爾是奧地利人,天主教神父。1857年,他在事奉之餘,以豌豆為材料,歷經八年實驗,證明上一代的特徵遺傳給下一代,是遵循一個定律(或數學模式),而不是漫無目的。孟德爾真的很幸運(大概是出於上帝憐愛事奉祂的僕人吧),豌豆是特優的遺傳學材料,因為豌豆很多特性常有成雙的明顯對比,極易區分。例如,種子外型有圓的和皺的、花的顏色有紫的與白的;同時,豌豆易於栽培、生長期短,加上是自花受粉,可以用人工受粉來控制,觀察父、子代之間的差異。孟德爾以純種相對性狀的植株交配,得到第一子代只出現其中之一的特性,稱作「顯性」。如果再將第一子代的植株互相雜交,所得的第二子代具顯性性狀者約占總數的3/4,另一相對的「隱性」性狀約占總數的1/4。孟德爾將得到的結果加以整理、分析及解釋後,寫成《植物雜交實驗》一書,但未引起注意。直到他死後四十多年,因其他學者分別得出與孟德爾相似的結論,在文獻中提到他遭人遺忘的論文,孟德爾學說才受到重視,並奠定「古典遺傳學」基礎,後人尊他遺傳學之父。

↑孟德爾

DNA的時代

後來的學者將這些控制特性的遺傳單位定義為「基因」。基因的研究在二十世紀蔚為生物學主流,締造偉大基因新紀元,尤其分子生物學興起,讓研究歷經百年而不衰,於今更是當紅炸子雞,稱為「分子遺傳學」。基因位於DNA上,DNA是由四種不同的核甘酸分子,依特性排列組成之長鏈,DNA上的核甘酸序列就是生物遺傳資訊。基本上,基因的核甘酸序列是不變的,物體特質才能代代相傳。1927年,何曼‧米勒(Herman Muller)首先發現輻射線會造成基因斷裂而致突變。許多科學家後來又發現其他環境因子,如化學物、病毒等也會造成基因突變,影響遺傳,這些基因序列改變往往是致死突變;但如果只是輕微改變,在外觀與功能上毫無影響,稱作中性突變。無論如何,DNA序列決定生物的特質,基因序列確定生物的命運,它是生物特質的資訊載體或記憶儲存庫,在不會致死的情況下,一代代傳遞下去。

二十世紀末葉,科學家又有驚奇發現,縱使基因序列固定,當環境造成生物特質改變時,也將遺傳到下一代。環境可以改變遺傳特質!表觀遺傳──「表觀遺傳學」(Epigenetics)一躍成為當今最熱門的生物學新領域。

環境的改變力量

十九世紀初,拉馬克(Jean-Baptiste Lamarck,1744~1829)的「用進廢退」學說認為,生物演化是為適應環境產生緩慢、連續且漸進式的改變;換句話說,環境可以改變遺傳。後來,由於達爾文(Charles Darwin,1809~1882)演化論興起,一些案例與拉馬克的說法牴觸,科學家因而採用達爾文的演化理論,拉馬克的學說在眾人嘲笑中逐漸受到淡忘。不過,仍然有人相信拉馬克「用進廢退」的說法,政客便加以採用,如蘇聯遺傳學家李森科(Trofim Lysenko,1898~1976)就認為,環境可以改變遺傳,企圖利用環境來改變知識分子的思想與遺傳特質,於是許多知識分子因政治因素下放到勞改營,以符合威權需要,是極大的迫害,也是科學史上最駭人的醜聞。拉馬克的說法更因而遭到鄙視,就此隱沒在歷史洪流裡。 沒想到,二十世紀末,拉馬克的「外在環境可以改變遺傳並傳給下一代」概念,竟然從他的墳墓又給挖出來,演化成「表觀遺傳學」──近年來科學家發現:個體對外在環境的適應,的確可以藉由某些機制傳給下一代!最著名的案例是荷蘭飢荒的「遺傳」記憶。

飢荒記憶的遺傳

二戰末期,整個歐洲陷入焦土,荷蘭面臨史無前例的大飢荒,稱為荷蘭的「飢餓寒冬」(Hunger winter),當時每人每天平均攝取的飲食只有標準量的1/3,導致極短時間內數萬人餓死。戰後即使僥倖存活的人,卻因飢餓過度,終其一生受營養代謝疾病之苦。因為擔心糧食短缺,誘使代謝異常,體內自動囤積脂肪,以防沒有東西可吃,漸漸發展出肥胖症或糖尿病,他們並沒有因為外在環境改善而回復健康,許多人的身體仍保留那時期的「飢荒記憶」。

研究也發現,受孕期間若經歷「飢餓寒冬」,母體內的胎兒出生後,成長期間的營養吸收與能力特別好,似乎停留在飢寒時期的代謝狀態,但是長大以後卻常有明顯的代謝失調、肥胖或糖尿病症,甚至到第三、四代子孫仍有這種體質──後天飢荒造成極端生理反應,身體會記住,並傳給下一代。易言之,人胖,可能是祖父母挨餓經驗的結果,不見得是基因序列根本設定的緣故!這種現象在老鼠身上也有相同結果:雄鼠遭過度餵食而出現代謝症候群,會透過父親的精子,將這些特徵傳給後代,這就是「表觀遺傳學」。

↑二戰末期,荷蘭陷入前所未有的大飢荒,史稱「飢餓寒冬」。

父母心理也會遺傳

心理因素也可以帶來表觀遺傳。研究證明,孕婦罹患憂鬱症容易造成新生兒體重不足,並在爾後發展出憂鬱症。雙胞胎實驗更指出,基因序列雖然相同,但其中一個孩子常懷喜樂,另一個卻多愁善感,這樣的個性不只纏繞他一生,也遺傳到下一代。莫薛‧思夫(Moshe Szyf,1955~)在TED演講〈How early life experience is written into DNA〉中提到他的實驗:「一隻猴子自小受到母親擁抱、疼惜,另一隻則孤零零成長,兩者個性、行為不只迥異,DNA也出現差異,甚至遺傳到下一代。」依莎貝爾‧曼素儀(Isabelle Mansuy,1965~)研究發現,出生兩星期就與母親分離的小老鼠,長大後抗壓力不佳,容易產生憂鬱行為,而且這種現象會遺傳到第三代。此外,生活習慣也會「表觀遺傳」,例如孕婦抽菸造成嬰兒許多「基因表現」(Gene expression)改變,其後代子孫易患菸癮,癮君子或吸毒者所生的嬰兒,長大後也常步上父母後塵,成為癮君子。許多不經意的習慣影響後代至深。

「表觀遺傳」可以傳幾代?史丹佛大學研究者在2011年《自然》(Nature)期刊一篇研究報告中說,以線蟲C. elegans為材料,一代的食物條件,能持續影響線蟲的壽命三個世代。曼素儀在心理方面的探討以及其他領域的研究,都獲得「心理因素」可以傳到三、四代的結論。

↑艾爾‧葛雷柯(El Greco,1541 ~1614)描繪耶穌醫治盲人的情景。

原罪可得赦免,進入美善

這樣說來,遺傳有兩種,一種是以DNA序列為核心的主遺傳、另一種是以表觀遺傳為主的次遺傳。如果遺傳也是一種「原罪」,那麼原罪不就有主原罪(罪性)和次原罪(罪行)嗎?根據聖經說,始祖亞當墮落,罪就進入世界,所說的就是人類的罪性是與生俱來。「那恨上帝的,他的罪必被追討,自父及子,直到三、四代」,這罪卻是罪行啊,也可遺傳至少三、四代。但創造主何等憐憫人,不論何種原罪,只要認罪悔改,祂都願意赦免,讓人回到起初上帝創造的本意。

有人問耶穌,那瞎眼的是他犯了罪、還是他父母犯了罪呢?耶穌回答,是要在他的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。(參約翰福音九章)只有認罪悔改,原罪被赦免,並建立一個新的善良美好的環境,將這個經過修飾的遺傳系統,傳於子子孫孫,才能進入美善的命定。

表觀遺傳學也教導我們,環境是何等重要,只有良好的環境才能培養出良善、光明、正面的個性與命運,無怪乎,孟母要三遷。而教會就是在這價值錯亂、崩解的時代,為我們下一代提供良好、充滿愛的優良成長環境──這樣孕育出來的美善,甚至可以遺傳到千代呢。